電力系統之負載中同時存在有效電力(effective power)無效電力(invalid power),無效電力的輸送要較高的電壓,且增加輸電線路的電力損失,及增加線路電流 (總電流2=有效電流2+無效電流2)。故從經濟觀點,由電源(發電機)供給無效電力甚為不利,所以在靠近負載的地方裝置電容器,供給無效電力是最經濟而有效的方法,在配電系統裡,我們幾乎都使用電力電容器來供給負載所需之無效電力,稱之為改善功率因數。其效益如下﹕

一、節省電費(save fee)﹕功率因數與計算電費有關,依台電電價表用戶每月用電之平均功率因數不及0.80時,每低0.01,該月份電費會增加0.1%;超過0.80時,每超過0.01,該月份電費應減少0.1%,惟平均功率因數超過0.95部分不予扣減,此項計費註明在每月電費通知單,功率調整費欄中。

二、減少電力損失(reduce loss of electricity)﹕一般工廠動力配線依據負載因素、電纜大小、長度而不同,其電力損失約2%~3%,當提高功率因數後,總電流降低,可減少電力損失[1]。

三、改善供電品質(improve power quality)﹕提高功率因數可減少負載總電流及電壓降,加裝電容器後減少電壓降值=(未裝前線路電流-加裝後線路電流)x線路電阻。 變壓器的二次側,裝設電容器可改善功率因數,提高二次側電壓。

Vc=加裝電容器後電壓昇高

四、增長設備之壽命﹕改善功率因數後線路總電流減少,使已達飽和之變壓器、開關等機器設備和線路容量,因此可減少溫昇,增加使用壽命。